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查詢
:::

藏在麵包的小惡魔-溴酸鉀

  • 發布單位:綜合規劃組

麵包示意圖
圖片來源:Ivan Torres@Pexels

小麥與稻米一樣,是國人的主食之一,而小麥磨成麵粉後所製作出來的麵包也是民眾經常吃的食物。但是你知道嗎?早期業者為了讓麵包更加鬆軟有彈性,在製作過程中添加了溴酸鉀(KBrO3),而這個化學物質又有什麼我們需要注意的呢?趕緊讓我們看下去~

 

製作麵包的原理

想知道溴酸鉀為什麼可以讓麵包更加鬆軟有彈性,首先需要瞭解麵包的製作過程以及原理。製作麵包的原料主要是麵粉,麵粉當中的蛋白質統稱為麩質(或稱麵筋,Gluten),而麩質主要由兩種物質組成,分別為麥穀蛋白(Glutenin)和醇溶蛋白(Gliadin)。其中醇溶蛋白的外型較為圓潤,與水有較好的親和力,它可以和水製造出適合穀蛋白和氧化劑反應的環境;而穀蛋白則是長鏈狀結構,上面有許多可以被氧化的硫氫基(thiol group,-SH),平常麵粉沒有加水的時候,這些長鏈會堆積在一起,加水後透過醇溶蛋白把水引進,使得原本堆積在一起的穀蛋白舒展開來。

當麵團被我們搓揉時,空氣中的氧氣(O2)也會一起被揉進麵團中,讓穀蛋白上的硫氫基進行氧化反應,也就是兩個硫氫基橋接在一起形成雙硫鍵(disulfide bond,-S-S-),進而增加蛋白質鏈間的緊密程度。所以當我們搓揉麵團的次數越多,越能讓麵團充分反應,使得麵團越來越有彈性,這也讓後續加入酵母進行發酵時,不會因為發酵反應所產生二氧化碳(CO2)而使麵團洩氣、坍扁。

最後再將發酵完的麵團放進烤箱,利用高溫將膨脹結構定型,一個個新鮮的麵包便呈現在我們面前囉!

 

溴酸鉀在麵包製程中的作用

溴酸鉀被稱為藏在麵包中的小惡魔,是因為它能使麵包更加蓬鬆有彈性。傳統作法中,氧氣氧化硫氫基的速度不夠快,因此業者開始在麵團中添加更強的氧化劑來加快麵包製作速度。其中溴酸鉀的成效良好,因此早期被業者大量應用在麵包製程中,以快速、大量的生產麵包。

添加到麵團中的溴酸鉀扮演了氧化劑的角色,它不僅能加速雙硫鍵生成,讓麵包快速膨脹且有更好的伸展性和彈性,還能讓出爐後的麵包體積增大,內部顆粒更均勻,提高品質。

 

溴酸鉀的危害與我國對溴酸鉀的控管

溴酸鉀曾經是我國衛生福利部(下稱衛福部)准許使用的食品添加物,用於麵粉改良,增加麵團穩定性及麵包體積。然而,經老鼠長期口服毒性試驗發現,溴酸鉀會造成腎臟腫瘤、腹膜間及甲狀腺小囊腫瘤等危害風險。因此,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於1992年的審查報告認定溴酸鉀是一種可能對人體致癌的物質。我國衛福部於1994年宣布禁止使用溴酸鉀,若非法添加將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並將受罰。

近年來食安事件仍不時登上新聞版面,不免讓人擔心,如果溴酸鉀沒有被更嚴格規範的話,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食安事件的主角呢?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於2017年9月公告具食安風險疑慮的13種化學物質為毒性化學物質,溴酸鉀就是其中一項。毒性化學物質無論是製造、輸入、使用或販賣,業者須申請並經主管機關核可,並定期申報運作情形,防止溴酸鉀被添加進食品當中,違者將依《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開罰,處新台幣6萬元以上30萬以下罰鍰。

除了政府積極推動食安五環,把關國人食安外,消費者要如何正確的選購食品呢?可以記得下列訣竅,就能夠多一分保障喔!

  1. 「看」:詳細閱讀產品規格是否與標示相符,並注意產品的有效期限。
  2. 「查」:查詢業者提供的QR Code,進一步查找相關資訊。
  3. 「慎」:慎選具有良好信譽的賣家,切勿衝動購物。

 

麵筋結構與反應式
圖1、麩質(麵筋)結構示意圖(圖片來源:食力)

分享
  • facebook
  • line
  • 列印
  • 點閱次數:44
  • 資料發布日期:113-03-04
  • 資料檢視日期:113-03-04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