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單位:綜合規劃組
國外-日本水俣病
1956年日本工業起飛,九州沿海的熊本水俣市成為工業村。其中一家名為「新日本窒素肥料」(窒素,中文為氮)的公司在附近設立工廠,並使用含水銀的化合物作催化劑生產肥料。 工廠未經處理把廢水直接排進大海,污染物被水中生物食用,轉化成甲基汞等化合物。
水俣市居民以捕魚維生,含甲基汞的海產被捕獲食用造成慢性中毒,結果市內上萬人出現不同程度的神經性疾病:包括口齒不清、走路不穩、失明以至全身痙攣、甚至有忽然大叫後暴斃的例子。 窒素公司企圖隱瞞事件令災情不斷擴大,在1965年新潟爆發類似的疾病,政府才正式介入調查,引起全國關注。
事件最終擾攘了近20年才得以解決,最終確認受害者人數高達1.2萬人,其中約1200人已死亡。水俣市的污染一直持續到1997年才恢復捕魚,水俣病被認為是日本戰後最大的工業災難之一。
附件下載:
國內-台塑汞污泥事件
1998年台塑偷渡汞污泥送往柬埔寨,其中一位負責清除船的碼頭工人,在清除運輸汞污泥的船隻後不到24小時內死亡,且四肢翻黑,此事引發國際關注,環保單位開始介入清查, 發現台塑歷年來共產生13000噸的汞污泥,除了運往柬埔寨之外,部分埋在仁武鄉垃圾場,部分未經任何處理的汞污泥則被棄置在屏東赤山巖。
附件下載:
- 資料來源(環境部出版品):中華民國重大環境事件彙編(2011.11).pdf
- 資料來源(環境部出版品):管制考核及糾紛處理紀實(2012.7).pdf
- 資料來源(環境部出版品):廢棄物管理紀實(民國76年-101年)(2014.11),pdf
國內-中石化安順廠汞污染事件
台鹼安順廠(今中石化安順廠)為1942年日治時期由日本所興建,當時為日本海軍製造毒氣的工廠,主要生產燒鹼、鹽酸及液態氯,後來中華民國政府來台後, 開始大量生產五氯酚並銷售至日本,安順廠營運數十年所產生的有毒廢棄物包括汞及戴奧辛,經污泥及廢水排放後,造成附近居民深受汞污泥的危害。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