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單位:危害控制組
環保署在今年暑假結束前進行第2波擴大環境查核,結果在440所學校中,有20所學校疏於清理積水容器致孳生孑孓,已予以告發處分,其中臺南市5所、高雄市10所、屏東縣5所。
今年境外移入的登革熱確診案例已創歷年新高,加上茲卡病毒也在世界各地蠢蠢欲動,鄰近的新加坡已逾150起感染案例,這些都是蚊子惹的禍,環保署呼籲大家不要掉以輕心,疫情總在大家鬆懈時爆發,為保護學生就學環境安全,強力呼籲校方除立即加強校園環境清理,創造無蚊環境外,也應適時教導學生及教職員工,儘量穿著長袖淺色服飾,作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蚊蟲叮咬。
環保署表示, 登革熱病媒蚊會選擇在積水處產卵, 只要有些許的積水, 就會孵化成幼蟲孑孓, 約再過1週就能羽化成蚊, 成為登革熱病毒傳播媒介。特別在南部地區入夏連日高溫及大雨過後, 最適合病媒蚊孳生, 如不經常清理積水容器, 不僅可能會被病媒蚊叮咬而得到登革熱, 若再收到罰單, 那就花錢又傷身, 太不划算了。因此, 環保署再次提醒大家, 務必要把握清除孳生源的黃金期, 雨後立即進行戶內外孳生源檢查, 主動清除積水容器, 澈底做到「巡、倒、清、刷」:仔細「巡視」室內外積水容器, 將積水「倒掉」, 不使用的容器也要分類「清除」, 減少容器, 留下的容器也要確實「刷洗」去除斑蚊蟲卵, 妥善收拾、加蓋或予以倒置。大家一起為健康打拼, 共同創造無蚊生活環境。無蚊就無登革熱, 更不用怕茲卡來搗蛋, 請大家一起動手清除積水容器, 讓蚊子沒產房, 才能高枕無憂過生活。
新聞來源:行政院環境署督察總隊(201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