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化學知識地圖

查詢
:::

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反式脂肪

  • 發布單位:綜合規劃組

易含反式脂肪的食物
圖片來源:Arya Bajra@Pexels

 鹽酥雞、薯條、洋芋片及漢堡都是現代人常吃的食物,它們都有讓人著迷的特性,就是品嚐起來會有酥脆的口感,滋味讓人難以抗拒,但你知道你已經慢慢掉入「反式脂肪」的陷阱了嗎?

 「反式脂肪(Trans fats)」也被稱為反式脂肪酸(Trans-Fatty Acids),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其來源分為天然及人工產生兩種。天然的反式脂肪主要是由反芻動物,如牛、羊等特殊的消化道細菌作用,使牧草發酵產生反式脂肪(含量較低);人工的反式脂肪則主要來自植物油或魚油經過「氫化」加工過程,生成部分(或稱不完全)氫化油(Partially Hydrogenated Oils)。氫化的目的是改變油脂的基本結構和物理性質,進而提高其穩定性與保存性,讓油更耐高溫、增加穩定性和改善口感。但若攝取過多人工反式脂肪,可能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及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於2023年1月發布了一則關於反式脂肪的重要報告1,指出全球仍有近62%人口(約50億人口)攝取過多的反式脂肪。為何禁止使(食)用人工反式脂肪為何如此重要呢?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報導,每天只要攝取少量4~5公克的反式脂肪,就足以使血液中膽固醇升高,並增加23%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特別對於正在發育的孩童和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族群,這是因為它會增加「低密度脂蛋白(或稱「壞」)膽固醇」,減少「高密度脂蛋白(或稱「好」)膽固醇」。「壞」膽固醇會附著在血管壁上,過量時會導致動脈硬化,降低血管彈性,進而增加心臟疾病風險;而「好」膽固醇則會將膽固醇從周邊組織輸送到肝臟代謝儲存,對動脈血管具有保護作用。

 為了讓食用者更瞭解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的攝取量,世界衛生組織於2023年7月發布「世界衛生組織指南:成人及孩童的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攝取量2」,這份指南提供有關評估減少或降低反式脂肪酸攝取量對成人和兒童死亡和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影響。根據不同研究證據顯示,建議成人及孩童每天反式脂肪的攝取量不得超過總熱量的1 %。當攝取的反式脂肪越低,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越少,對於維持健康的身體是有很大的幫助!

 我國衛生福利部2016年發布《食用氫化油之使用限制》,規定自2018年7月1日(以製造日期為準),禁止食品中使用不完全氫化油。同時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亦積極與跨部會合作,從源頭管控預防食安風險的發生,自2018年起向社區及校園辦理食安推廣活動,提高民眾對生活中的化學物質及食品添加物之基本認知3

 那麼要如何「吃」的健康呢?在選購商品時,應仔細閱讀營養標示,選擇反式脂肪含量為〝0〞的食物;其次,應減少攝取以氫化油、烤酥油和人造奶油製作的烘焙食物及油炸食品等;此外,建議民眾每日攝取約1湯匙的堅果種子,因其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最後,應多攝取天然蔬果,並以少油脂、少鹽、少糖,低加工及在地食材為選購原則。如此一來就可以避免掉入反式脂肪的酥脆陷阱之中喔!

仔細看營養標示,選擇反式脂肪含0的食品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註解
1.WHO Director-General's opening remarks at the media briefing – 24 January 2023 

2.Saturated fatty acid and trans-fatty acid intake for adults and children: WHO guideline 

3.衛生福利部/「不完全氫化油」自107年7月1日起,不得使用於食品中

分享
  • facebook
  • line
  • 列印
  • 點閱次數:296
  • 資料發布日期:113-06-06
  • 資料檢視日期:113-06-06
回頁首